杜甫五古《夏日李公见访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三载(750)夏,时杜甫居长安城南。李公:名不详,有些版本有题注:“李时为太子家令”。这是个从四品官儿。有说李公为李炎的,也有说为李椿的,无确据。
夏日李公见访(杜甫)
远林暑气薄,公子过我游。贫居类村坞,僻近城南楼。
旁舍颇淳朴,所愿亦易求。隔屋唤西家,借问有酒不?
墙头过浊醪,展席俯长流。清风左右至,客意已惊秋。
远林:远处之林;僻处之林。《从驾巡游》(隋-李德林):“远林才有色,遥水漫无流。”
过:来访;探望。《战国策-齐策四》:“于是乘其车,揭其剑,过其友。”
坞:山坳。村坞:多指山村。(《杏花》(北周-庾信):“依稀映村坞,烂熳开山城。”《发阆中》(杜甫):“前有毒蛇后猛虎,溪行尽日无村坞。”
城南楼:唐长安城南有三门,自东向西依次为启夏门、明德门、安化门。此应指启夏门城楼。唐时这是去城南韦、杜一带所经之门。
旁舍:邻居。《史记-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适从旁舍来,吕后具言客有过,相我子母皆大贵。”《田家》(唐-王维):“饷田桑下憩,旁舍草中归。”
浊醪:浊酒。《魏都赋》(晋-左思):“清酤如济,浊醪如河。”《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》(唐-高适):“故人美酒胜浊醪,故人清词合风骚。”
长流:河流。特指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的潏(yù)水。此水出自终南山谷。住在少陵原上,可俯看潏水的上下游很远。《赠王粲》(魏-曹植):“树木发春华,清池激长流。”
大意:偏远的林间在盛夏时也不太热;李公子到俺这儿来访游。俺简陋的居处像山里的房子;位置偏僻靠近长安南垣启夏门城楼。这儿邻居敦厚质朴,生活必需品也容易寻求。隔着房间问西边的邻居,“请问你家还有没有酒?”邻居从围墙上递过来一坛浊酒,摆开宴席,一边喝酒一边俯瞰长长的河流。清凉的风从左边的终南山吹来,客人惊讶好像是到了凉爽之秋。(左右:偏义复合词。)
巢多众鸟斗,叶密鸣蝉稠。苦遭此物聒,孰谓吾庐幽?
水花晚色静,庶足充淹留。预恐尊中尽,更起为君谋。
聒(guō):聒噪,吵扰。《江赋》(东晋-郭璞):“千类万声,自相喧聒。”《杂诗》(晋-张协):“咆虎响穷山,鸣鹤聒空林。”《学魏文帝》(梁-江淹):“秋风聒地起,吹我至幽燕。”
庐:泛指简陋居室。《说文》:“庐,寄也。秋冬去,春夏居。”《饮酒》(东晋-陶潜):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”
水花:浪花;荷花;水中之花。《古今注-草木》(晋-崔豹):“芙蓉,一名荷华,生池泽中,实曰莲。花之最秀异者,一名水芝,一名水花。”《寄江州褚谘议》(梁-何逊):“林叶下仍飞,水花披未落。”《送崔氏昆季之金陵》(李白):“峡石入水花,碧流日更长。”
晚色:傍晚的天色。《咏鸂鶒》(齐-谢朓):“蕙草含初芳,瑶池暧晚色。”《曲江对雨》(杜甫):“城上春云覆苑墙,江亭晚色静年芳。”
淹留:挽留,留住。《登高望春》(梁-沈约):“淹留宿下蔡,置酒过上兰。”《宾至》(杜甫):“竟日淹留佳客坐,百年粗粝腐儒餐。”
大意:很多鸟巢,众鸟喧闹;枝叶繁密,鸣蝉密稠。被这些家伙聒噪吵扰,谁还说俺的陋舍静幽?夜色中荷花一片宁静,这一点或许足以将您挽留。担心酒喝完仍不尽兴,请允许俺起身再预备些酒。
诗意串述:诗题虽是“李公见访”,但重点非写李公,而是写夏日所居。难怪有人以此诗考证杜甫在长安城南之居所。首2句点题。说李公子在炎热的夏日到僻远之地来拜访。以下16句都是在介绍所居之舍。先说这儿“类村坞”、“近城南楼”,顺便交代住所地点。“旁舍”4句说邻居淳朴,购物方便。缺啥只要喊一声就行。“墙头”4句写凉爽。“俯”字好像在说地势高,可俯看河流。因为地势高又有河流,风从左至右,非常凉爽。古人没空调,如果夏天有凉风吹来,对于从长安城中过来的李公子,自然是要“惊秋”了。“巢多”4句似在说这儿的“缺点”。写鸟之喧闹蝉之鸣噪,整日听到这种声音也是够烦的。但正像南朝王籍在《入若耶溪》中所言: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”杜甫大约是在反用这两句诗。“水花”2句写夜景。这儿的晚上,月光下池塘里荷花摇曳,凉风习习,真的十分宁静。就凭这点或许您可以多待会儿吧。总之杜甫所居之地是一个偏僻之地,一个凉爽之地,一个民风淳朴之地,也是一个幽静之地。末2句回到待客上。或许借的酒不够,俺还要再准备一些。读了这首诗,感觉杜甫此时心情还好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